新生儿呕吐的7种可能
时间:2008-08-09 17:20:26 来源: 编辑:
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,可由多种因素造成。
1、喂养不当:占新生儿呕吐1/4,由于喂乳次数过频、乳方多变、牛奶太凉等。
2、咽下综合征:占新生儿呕吐1/6,分娩中吞入过多羊水,污染的羊水或产道中的血液和粘液刺激胃粘膜所致,表现为生后即吐,可为血性,开奶后加重,生后1-2天内将吞入液体吐净后呕吐消失,用1%碳酸钠洗胃可治愈。
3、贲门食管松驰:奶后平卧时即吐,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即不吐,生后1-2个月可痊愈。
4、幽门痉挛:生后1周内发病,呕吐间歇性,胃型及胃蠕动波不常见,触不到痉挛的幽门,阿托品治疗有效。
5、胎粪性便秘:生后不排胎便或排便量过少,有腹胀及呕吐褐绿色物,有肠型及蠕动波。生理盐水灌肠有效。
6、胃扭转:生后24小时以后可发生,钡餐造影可确诊,胃大弯位于小弯之上,有双胃泡,双液面。采用体位喂养或加米粉增稠奶糊喂养,生后3-4月可自愈。
7、先天性巨结肠:肠壁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,使远端无神经节细胞的肠段呈痉挛,狭窄状,形成功能性肠梗阻,常见部位为乙状结肠及直肠,占90%以上,主要表现为生后不排胎便,或排出延迟,有低位肠梗阻症状:如频繁呕吐、全腹胀、肠鸣音亢进。肛门指诊可觉出直肠括约肌痉挛和直肠壶腹部的空虚感,并有一缩窄环。指诊时可激发排便反射,或用盐水灌肠也可排出大量粪便和气体,腹胀及呕吐可暂时缓解。诊断主要靠钡灌肠,可见直肠、乙状结肠远端狭窄,近端扩张,24小时后再观察,结肠内仍有较多残留钡剂。
更多精彩"新生儿疾病"文章
- 1. 如何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
- 2. 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-胃食管返流
- 3. 新生儿为啥老打嗝
- 4. 新生儿乳腺肿胀正常吗?
- 5. 常见的8大类母源性疾病
- 6. 大便发绿是不是没吃饱
- 7. 如何处理新生儿漾奶?
- 8. 婴儿头大应想到的
- 9. 新生儿硬肿症病因、症状及预防
- 10. 胎儿窘迫
- 11. 十种常见新生儿异常现象
- 12.新生儿“马牙”是怎么回事
- 13. 识别新生儿呕吐
- 14. 影响新生儿活动的主要因素
- 15. 新生宝宝7种正常的“异常”现象
- 16. 宝宝怎么变轻了?
- 17. 及早发现智力低下的孩子
- 18. 新生儿的手指为何掰不开
- 19. 宝宝的15个危险信号
- 20. 关于ABO血型和遗传的问题
- 21. 新生儿脐疝
- 22. 婴儿出生时身上发粘怎么处理
- 23. 新生儿防脓疱疮
- 24. 新生宝宝鹅口疮的治疗法
- 25. 何谓新生儿脐带感染
- 26. 新生儿眼屎多怎么办?
- 27. 新生儿头顶部的一层厚痂是怎么回事
- 28. 训练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及注意力
- 29. 新生儿可能碰到的疾病或异常
- 30. 什么叫围产期感染
- 31. 新生儿佝偻病
- 32. 研究表明:早产严重影响男孩大脑发育
- 33. 警惕胎儿和青少年佝偻病
- 34. 口水淹了小下巴怎么办?
- 35. 新生儿溶血病应如何治疗
- 36. 新生儿脐带的护理
- 37. 这些陋习要改正
- 38. 小儿抽脑脊液化验会变傻吗
- 39.新生儿头部血肿现象
- 40. 新生儿听力丧失的新危险因素被发现